2008年2月29日 星期五

《龐貝》,重現一個歷史悲劇的始末


書名/龐貝
作者/羅伯特.哈里斯 (Harris, Robert)
出版社/如果
文/薛良凱

「我們的城市。一千年後,甚至更久。……我們的神殿,我們的圓形劇場,我們的街道擠滿說各種語言的人。……遠在各個皇帝變成塵土,帝國煙消雲散之後,我們建造的一切依然屹立。」
--龐貝女巫,於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前幾日



到了拿坡里,我才知道這距離著名的維蘇威火山(Vesuvio)不遠,地圖上看,從拿坡里到維蘇威的距離,其實跟龐貝到威蘇威一樣,差距可能不到幾公里。或許我當時不該自問這個笨問題:為何同在的周圍拿坡里、諾拉(Nola)一點事都沒有,唯獨龐貝消失了?是不是該去龐貝找個答案?

這個疑惑讓我的旅程轉向,抱著半朝聖的心態,坐上搖擺的義大利公車,開始順著海邊公路前往龐貝。

你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,龐貝保存的狀態絕對比你想像的要好。這是一個諾大的城市,阡陌交通、屋瓦樓閣、澡堂浴池應有盡有。某個豪宅的後院,花園裡甚至還有活到今日的葡萄樹。女巫的占卜結果是對了,在羅馬帝國消逝後多年,龐貝依然存在,而且至今都仍屬於一千多年前的那同一群子民,我們不過是那群「說各種語言的人」。

那麼,到底龐貝是怎麼被毀滅(考古上應該說被「保存」才對)的?看過探索頻道後的我,其實不能理解會有居民在火山爆發時,選擇不願意離開而寧可留下來避難。尤其當你就站在龐貝廣場凝望威蘇威時,火山口居然這麼近!當時的火柱與雷電聲一定嚇壞了所有的居民吧!

如果你真想知道答案,那麼閱讀《龐貝》會是最快的選擇。

這一本書從兩個人的眼光來看這個災難,一個是年輕的主角水利師艾提利;另一個則是從奴隸出身卻政商權力兩頭抓的財主安普萊。

羅馬人為了讓各城鎮能有水可用,發明了一種叫做奧古斯塔(Aqua Augusta)的高架水道工程,就在火山爆發前幾日,幾個城鎮供水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中斷。沒有水可以飲用,這幾個沿岸城鎮隨時都會發生暴動,這可驚動了海軍總司令米西諾、自然學者老普林尼。他們被初出茅廬的艾提利說服,只要提出援助,派人堵住了特定的位置,供水就可以馬上恢復。

艾提利在找出水源中斷原因的過程中,明白了邪惡商人如何以賄賂方式取得用水權,並藉著控制水源獲取大量財富。金錢腐蝕人心,權力腐蝕人性,外表光鮮亮麗的龐貝民選執政官背後,其實窩藏一堆腐敗、骯髒、利益交換與卑鄙行徑。他們願意花錢資助維修水道,為的根本不是有沒有水喝,而是有沒有錢賺。難怪有人會把這場大毀滅矛頭指向天譴,而非自然災害。

儘管所有不幸都齊備,上天也準備好降下災禍,偏偏安普萊的貌美女兒葛麗亞,竟然愛上了這位正直的水利師。到底壞人會不會獲得應有的懲罰?好人能否逃過一劫終成眷屬?隨著本書剩下的頁數不斷減少,緊張程度卻呈反比無限增加,直到你翻完最後一頁為止,你的心跳終於可以停止竄升。

2008年2月14日 星期四

這輩子希望能《蓋自己的房子》


我有一個夢(I have a dream.)。」是美國人權英雄馬丁‧路德‧金恩博士(Martin Luther King, Jr.)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演講的名言。是啊,誰沒有夢呢?

不可否認的,我們夢想有時候多到現實難以承擔,重到能力難以負荷,所以它也就一直維持在「夢」的狀態。有些夢是可以實現的,原因在於你暫時不得其法;或許暫時你還不懂怎麼做,而不是你沒能力辦到。

比方說蓋自己的房子。

你想蓋自己的房子嗎?如果你有土地、有舊宅,可以學一下「全能住宅改造王」那樣,聘請一位高手設計師,找位好監工(最好是自己)改變一下住的環境。如果只有土地,那就要想辦法了解鋼筋水泥構屋、木造構屋、輕鋼構屋的不同,可以蓋的面積是多少,以及大概要準備多少錢。如果你沒土地也沒舊屋,如何覓土地、增值稅高不高、怎麼找設計師、了解容積率等等都是必修學分。

房子要辦公、自己住,功能與設計各有不同,但如果是要做一個「自己住的民宿」,那麼,選擇農地建農舍是不是更棒?(聽不少朋友說自己要蓋民宿,其實是想把自己家弄得很可愛,讓外觀與內在像民宿一樣,而不是真的要做旅館。)說實在的,這點子真是太棒啦!當我每次從雪山隧道進入宜蘭地域,附近漂亮的小屋就吸引著我,難道這只是夢想嗎?

這是夢嗎?《蓋自己的房子》恰巧就有這一個案例。

宜蘭員山,在1,500平方米的基地面積上,一部份靠縣府休閒農場補助350萬,一部份靠自己貸款700萬,就這樣建起100平方米的建築面積、126平方米的樓地板面積的「水草人家」。這是一座環顧四周都是水池,水與人共構的建築,遠遠看去就像座水上城堡。打開窗戶,坐在屋簷平台下,伸出雙腳就能輕碰水面,幾個大人、小孩在涼夏擺動小腳丫,這才是人生。

另一個吸引我的:嘉義竹崎,蔡陶覓得一塊靠近市區的農地,花了400萬買地600坪、300多萬蓋屋,就這樣,一幢兩層樓、古色古香的典雅房舍就這樣誕生。一樓磚造、二樓木造,用了很多傳統台灣建材,便宜又耐用,這是蔡陶自己的設計。為了留給自己一個自然環境,保留四週大量樹木,空氣清新、鳥語花香,自然連住在這的人都變得不一樣了。

書中蒐羅的二十五個案例每個都有其特色,看來是作者為了不同購屋、建屋、買地、改建需求所安排的,而且分鋼筋混凝土、木構造、鋼構造三大類,樣式幾乎面面俱到。除了大量的照片,每個案例所附的平面圖真是幫了想像的大忙,這能在照片與圖面間相互參照,當然,這也是留給讀者們日後能「偷」的方便。當然,造價(包括土地、設計、各種建材費用等等)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料,每個案例後面都會有附表詳細解說。

看圖就會?是沒這麼簡單,作者每案都訪問屋主,把最難搞的地方整理分享。像是灌漿、牆面、防水、監工,如何整地、裂掉怎麼辦、為何上黑色油漆、如何處理家人反對,甚至於怎麼籌錢、為什麼要變更設計等等都挖出來。既然前人幫你嚐過一遍,就沒必要繼續走冤枉路。

除了案例,或許你想知道一些基本常識與建築法規。比方說,農地上面蓋屋需要符合幾項條件,其中農地面積不得少於2.5分(約756坪)、坡度不得超過30度等等。另外像是建蔽率、容積率如何查詢,又有哪些相關建築規範等等,外行人一定看得眼花撩亂,所幸以上這些在本書的「蓋房子know how解析」都有提到,這也算是上是「入門第一課」吧。

如果你真有一個夢,這是你面對現實的時刻了。蓋自己的房子,真的一點都不難;就算你不想真的蓋,這本書也能讓你夢得更真實、更豐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