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

易中天《品三國》果是品出個滋味

三國是一段家喻戶曉的歷史。你或許從不清楚(也不想弄清楚),國祚三百多年的宋朝出過哪些風流人物、英雄事蹟,但你絕對不會不知道三國這九十年間,有劉備、關羽、張飛、諸葛亮、曹操和孫權一堆英雄好漢粉墨登場,甚至還能隨口講出赤壁、借東風、三顧茅廬、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些典故,這就是三國奇特之處。

以三國為題材的書實在太多了,近兩千年間,能講的題材每個作家幾乎都不放過,近代電腦遊戲、動畫、電影、改編小說更是在全亞洲活躍。問題來了,易中天這本《品三國》,又憑著什麼特別內容一躍成為兩岸暢銷書?甚至於在上海書展辦簽書會時,能在短短四小時內銷售六千多本?

故事要先從大陸中央電視台「百家講壇」的節目講起。這個節目讓學者、專家輪流擔綱主角,以最淺顯的對話方式,與一般觀眾講述中國文化。輪到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時,他先從漢朝開始,然後一路向下講。待他講完三國,易教授已經成為大陸新興的電視名嘴。

品三國》不是一本作者唱獨角戲的書,而是說書式的章回合輯。首先,這書是電視節目的文字版(當然,出版前作者重新潤飾改寫過),所以讀起來味道很像「說書人」在講話,生動又有趣的對白躍然紙上。不像有些愛掉書袋的歷史書,學者過分炫耀專業,處處充斥艱澀考據與難懂理論,反而抹煞了閱讀樂趣。也因是電視對談的文字化,每章節段末不忘賣個關子:「且聽下回分解」。雖然答案就在次頁,但要既然要品三國,不就該如此品嚐嗎?

「品」這個字也用得很好。你讀完後,才知道易中天不光是讀三國,更是抽絲剝繭、細細咀嚼,把三國故事的前因後果以及自己的推論都包含在裡面,真正在「品」這個時代。於是,你會邊讀邊想、邊讀邊學、邊讀邊回味,沒錯,歷史本來就是許多單一事件的集合,縱的看橫的看才能品出個味。

歷史是很生硬東西,能品出個什麼味?那要看你怎麼品。如果從學術角度品,宛如考古般的解剖事件始末,那肯定是索然無味又僵硬不已。在易中天的文字裡,感受不到壓力,取而代之的是閱讀歷史的快樂。這不禁想起以前歷史所張元老師的課,他從不主張硬背誦歷史事件,而是強調去了解始末。那堂課學到的是戰國與春秋為何以三家分晉當作分隔點、項羽為何有本紀、中國本土怎麼冒出五胡來亂華。當知道了為什麼、當前因後果交代清楚後,你不禁感到:天啊!我那時才知道國中三年、高中三年學到的,是如此的膚淺、如此的不堪一擊。歷史是去理解、體會,靠背誦與硬記,學到的是死的歷史考古,而不是活的歷史生態。

品三國》的呈現方式也頗富爭議,並不是全部人都喜歡。一派人覺得學術不該以「說書」表達,未仔細考證會影響教育(就像缺乏考證的歷史劇,大家都當真了);但也有人認為,基於學術自由與鼓吹文化的立場,若由此讓大家愛上自己的文化,遠遠凌駕於把死知識放在倉庫裡發霉。

至於《品三國》內容上,各路好漢發出的歧異也不少(尤其是這本幾乎人人都認識的書,誰都敢說上幾句私人見解),直接寫信、上網、致函抨擊內容不實,或是挑明易中天哪裡錯誤的大有人在。關於此,書中也收錄了易中天的一篇回應,其中高手交鋒唇槍舌箭,據理力爭全不相讓,重新呈現當初諸葛亮赴東吳舌戰群雄的場面。

品三國》講的是三國歷史,是以三國志等各種史書、演義小說、專家學者研究為軸,再加上易中天自己的見解而成。如果說《三國演義》是小說、《三國志》是歷史,那《品三國》帶給你的將是兩者混搭的樂趣,告訴你何者是真、何者又是假、什麼可能是真、什麼可能是假。後來我發現,會愛上這本書的另一個原因,全然是因為易中天就像《CSI犯罪現場》般,細心的揭發與解析幾個歷史重大事件的真相,讓你不斷點頭:有道理!

不過,書歸書、講歸講,三國再怎麼品,三國就是三國。那是一個絕對值得一而再、再而三細細品味的年代。

沒有留言: